师资队伍
国文教研室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师资队伍 > 国文教研室
袁济喜 教授
来自: 时间:2023-02-08

袁济喜,1956年生,上海人,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原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副院长。

2016年6月,受聘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首批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通讯评委,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同行专家通信评委。

曾任西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北京市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等。1990至1992在日本九洲大学文学部研修,曾赴香港大学、台湾大学、铭传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英国杜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等访学。

2006年6月,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荣誉称号。2009年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特等奖。2013年6月,获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历任北京市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

2013年被国家语委聘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任文艺组组长,出版有《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十二辑,并译成多种外语传播。专著《六朝清音》于2002年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汉末三国两晋文学批评编年》获2014年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从事的学术专业有:魏晋南北朝文学与中国古代文论、中华美学研究。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出版了专著《六朝美学》,被誉为六朝美学的开拓性著作。专著有《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中国古代文艺学》、《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汉末两晋文学批评编年》、《魏晋才子传笺证》等等,教材《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多次再版。在中国美学研究方面,出版有《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中国艺术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等专著。2014年,主持修订《中国美学范畴丛书》,这套丛书多次再版,对于中华美学范畴与美学精神进行了研究与开掘。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四项,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魏晋南北朝士人活动与审美范畴构建》,主持并完成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重大科研项目两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魏晋重大事件与文学思潮研究》。

基本信息

姓名:袁济喜

任教专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性别:男

所在院系: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

个人生平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本科。

1982年本科毕业后就读于该系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研究生专业,师从著名学者蔡钟翔先生。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至1995年在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任教,任讲师与副教授。1995年至2005年在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中文系任教,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起任教授,200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起在在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任职,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指导了多名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美学与魏晋南北朝文学。

1990年至1992年曾赴日本九州大学古代研修。

1994年被选为北京市第一批新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成员,申报的《中国传统美育与人格建构》选题获得该工程的首批项目资助,后又获得华夏英才出版基金的资助,以《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的书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两次被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推选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与教育部第三届青年教师奖候选人。

2003年作为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中文系申报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取得申报成功。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副院长,兼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

2007年8月下旬,出席《文心雕龙》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文心雕龙第九届年会并当选为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的副会长。

2016年受聘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首批杰出人文学者。

2018年11月12日,出席青岛农业大学国学研究院揭牌仪式,与青岛农业大슬롯머신党委书记李宝笃一起为青岛农业大学国学研究院揭牌。

研究课题

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类”资助一般项目5项:

1.《魏晋重大事件与文学思潮走向研究》(22BZW014)2021年立项,在研。

2.《南朝文学批评形态研究》(15BZW002)2015年立项,已结项;

3.《汉末三国两晋文学理论批评编年考论》(10BZW005)2010年立项,已结项;

4《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04BZW007)2004年立项,已结项;

5.《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价值的现代传承》(00BZW010)2000年立项,已结项。

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项目4项:

1、《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传播与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5ZDB003)2015年立项,任第一子课题的主持人。

2.《传承与超越:宋明理学及其美学对原始儒家的传承与超越及对道释理论的融合研究》(20&ZD048)2021年立项,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明理学与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的子项目;

3.《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谱系研究》(16ZDA110)2016年立项,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子项目。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22$ZD258)的第一子项目主持人。

三、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魏晋南北朝士人活动与审美范畴构建》(12JJD750018),已结项。

四、主持校级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1.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四部之学与中国文学形态构建”(17XNL012)2017年立项,已结项。

2.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持续支持类项目“集部形态与中国文学”(17XNL012)。

代表性著作

1.《两汉精神世界》,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出版社,1994年。

2.《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3.《中华美学趣尚》,京华出版社,1995年。

4.《人生交换》,海天出版社,1999年。

5.《中西美学思想比较》(合著),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出版社,1996年。

6.《人海孤舟:汉魏六朝士的孤独意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7.《六朝美学》(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人生交换》,海天出版社,1999年。

9《华夏审美风尚史·六朝清音》(与盛源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兴:艺术生命的激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11.《和:审美理想之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12.《六朝清音》(主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4.《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中华书局,2002年。

15.《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16.《承续与超越---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文心雕龙品鉴》(与陈建农合作编著),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出版社,2010年。

19.《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出版社,2011年。

20.《中国古代文艺学》(与蔡钟翔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1.《国学十讲》,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出版社,2013年。

22.《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第3版),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出版社,2014年。

23.《汉末三国两晋文学批评编年》,辽海出版社,2014

24.《中国艺术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

25.《魏晋才子传笺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26.《南朝学术与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代表性论文

1.《走向现代的传统美学》,收入《百年美学》一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2.《神会与妙悟》,《宝鸡文理슬롯머신学报》,2001年第4期。

3.《传统美育与美学研究的激活》,《文学前沿》,第三辑,2001年。

4.《美育与人格关注》,《民族艺术》,2001年第1辑。

5.《论传统美学与当代人文建设》,《思想战线》,2001年第5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1年第11期)。

6.《论六朝文学精神的演化》,《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1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6期。

7.《论“兴”的组合界面》,《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1年第4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8.《神会与妙悟》,《宝鸡文理슬롯머신学报》,2001年第4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9.《兴:魏晋六朝艺术生命的激活》,《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

10.《论儒家审美人格的生成》,《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2年第2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2年第9期)。

11.《论中国古代文论的天赋论》,《宝鸡文理슬롯머신学报》,2002年第4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

12.《论“兴的审美意义》,《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13.《文艺之美与天地之心》,《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6期)。

14.《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2年第6期,(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1期、《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3年第3期)。

15.《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3年第4期。

16.《〈淮南子〉与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宝鸡文理슬롯머신学报》,2003年第3期。

17.《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光明日报》,2003年7月29日,(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3年第8期)。

18.《论林语堂的审美人生观》,《求是学刊》,2003年第6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9.《诗兴鉴赏与中华文艺精神》,《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0.《诗兴活动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1.《六朝文体论的人文蕴涵》,《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22.《从“气感说”看文艺的生命激活》,《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4年第5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2期)。

23.《郭象与魏晋美学》,《宝鸡文理슬롯머신学报》,2004年第4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4年第11期)。

24.《论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的特质》,《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25.《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与学术史瞻顾》,《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6.《论林语堂对幽默的解读》,《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27.《从“神感说”探讨古代文论的“神思说”》,《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8.《体大周正,综赅有方》,《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29.《<列子>与六朝文士的演生》,《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5年第6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30.《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0期)。

31.《从人生忧患到审美升华》,《宝鸡文理슬롯머신学报》,2005年第5期。

32.《王弼的阐释智慧与六朝文论》,《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

33.《论六朝佛学对中国文论精神的升化》,《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34.《先秦儒家文论的再认识》,《宝鸡文理슬롯머신学报》,2006年第5期。

35.《两汉文学批评与心理体验》,《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7期)

36.《从<世说新语>看思想对话与文学批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37.《传统美学的承续与超越》,《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38.《老子的独语与对话》,《长江学术》,2007年第3期。

39.《论梁代皇族萧氏兄弟的文学对话》,《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40.《廉耻建构与文化本体》,《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7年第4期。

41.《论<文心雕龙>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文心雕龙研究第八辑》,2007年8月。

42.《国学与现代中国》,《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43.《老子的独语与对话》,《宝鸡文理슬롯머신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4.《博雅教育与文明互动》,《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4期。

45.《从孔子<论语>对话风采看文艺批评》,《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8年第3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8期)

46.《端午与传统文化之魂》,《北京观察》,2008年第6期。

47.《“文律运周,日新其业”》,《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48.《加强实验区建设,创新国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9期。

49.《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建设首善之区》,《北京观察》,2009年第3期。

50.《漫谈中国古代文论的学术智慧》,《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51.《从先秦诸子的对话体看汉语批评》,《江汉论坛》,2009年第8期。

52. 《从董仲舒的奏对看汉代士人与帝王之对弈》,《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

53.《建安文学:从思想对话到文学批评》,《江海学刊》,2009年第5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54.《从刘勰与梁启超的文学趣味论审视当代中国文化》,《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2009年11月。

55.《<孟子>中的思想对话和文学批评》,《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09年第6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

56.《“曹操墓”盖棺定论为时尚早——应在析疑与求实中探索历史真相》,《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3期。

57.《论东晋顾恺之的“痴绝”》,《宝鸡文理슬롯머신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其期。

58.《教育,从何处启航》,《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1期。

59.《从刘勰与梁启超的文学趣味论审视当代中国文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60.《从刘勰与梁启超的文学趣味论审视当代中国文化》,《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61.《论北魏后期两代士人文学旨趣之异同》,《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

62.《<文心雕龙>与集部形态建构》,《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2011年3月。

63.《从对话角度看庄子文艺批评之价值》,《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

64.《再论西魏、北周之际文学复古思想的兴起与衰落——兼论陈寅恪先生之“关陇文化本位政策”》,《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65.《从风俗批评到审美批评——应劭<风俗通义>新探》,《学术研究》,2011年12期。

66.《从都城与王权观念重新审视曹魏集团的文学活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67.《境界人生》,《北京观察》,2012年第5期。

68.《从集部形态看文学观念在中国》,《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2年第10期)

69.《<文心雕龙>与集部形态建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70.《论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艺术批评的互渗》,《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11期)

71《南朝与北朝的文学对话及其文学观念构建》,《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

72.《从对话与融合层面探讨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特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73.《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北京观察》,《北京观察》,2012年第12期。

74.《荀子与儒家文论精神的再认识》,《邯郸슬롯머신学报》,2013年第1期。

75.《论中国传统学术的人文精神》,《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4期。

76.《汉魏士人问题与文学批评之演变》,《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13年第4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3年第10期)

77.《论“七子之冠冕”的形成——试论王粲文学创作中诗礼秩序与情感表现的融合》,《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

78.《“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木斋先生<古诗十九首>主要作者为曹植说商兑》《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79.《中国文论的“问道”与“原道”》,《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80.《从<世说新语>看古代文艺批评形态的演变》,《徐州工程슬롯머신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81.《嵇康传笺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8期)

82.《友善:中国传统美德之彰显》,《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9期。

83.《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中国德育》,2014年第19期。

84.《<文选>编选与嵇康形象》,《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

85.《论蔡邕与汉魏文学观念之禅代》,《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1期。

86.《“正始之音”再解读》,《文学遗产》,2015年第1期。

87.《国学与中国梦的实现》,《光明日报》,2015年12月14日。

88.《国学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2期。

89.《汉末魏晋以“清”为美探源》,《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16年第1期。

90.《皇侃<论语义疏>与南朝文学思想构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91.《从文史交汇看南朝萧子显文学批评之特质》,《江海学刊》,2016年第2期。

92.《从葛洪<抱朴子>看魏晋士人的个体价值观》,《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93.《风雅与玄思的天合——嵇康四言诗融汇问题新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94.《兴:文学生命力的彰显》,《文史知识》,2016年第7期。

95.《论鲍照的“急以怨”》,《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17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7年第8期)

96.《论中华思想文化与文艺术语的特质》,《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17年第4期)

97.《<周易>贲卦对六朝文学理论的启迪》,《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7年第12期)

98.《中国文艺术语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6期。

99.《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编写创新》,《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7年第1期。

100.《中国美学的形神二分与审美物化》,《大西南文学论坛》,2017年。

101.《论家训视野下的文学批评——以<颜氏家训>为中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

102.《论江淹赋作中的文学审美观念——兼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对象的学科定位》,《学术研究》,2017年第10期。

103.《“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6期。

104.《<周易>咸卦与六朝涉性文学再探》,《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18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5期)

105.《<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18年第4期)

106.《<文选>不录赵壹<刺世疾邪赋>探研》,《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

107.《<兰亭序>与魏晋生命精神解读——兼与肖鹰先生商榷》,《学术界》,2018年第7期。

108.《从<尚书·金縢>看周公形象的悲慨之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9期。

109.《论刘基文学批评的价值》,《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110.《“书写”与“著述”——如何看待中国古典学术的两种形态》,《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3期)

111.《<大学>及其美学蕴含发覆》,《美学(2017卷)》,2018年12月。

112.《论魏晋南北朝书写的“同”与“异”》,《江海学刊》,2019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9年第6期)

113.《“永明体”与永明时代再探》,《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19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7期)

114.《<乐记>与古代礼乐文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115.《论南朝礼学对美学观念的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116.《六朝名士与幽明世界》,《学术研究》,2019年第9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

117.《“和”与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2期。

118.《六朝“任诞”与文学批评》,《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119.《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人文杂志》,2019年第11期。

120.《谢朓诗与南朝政治风云的婉曲写照——从钟嵘<诗品>评谢朓“末篇多踬”谈起》,《求是学刊》,2019年第6期。

121.《论中国美学的“中和”智慧》,《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122.《谢灵运“兴多才高”与“繁富”之奥秘解读》,《学术界》,2020年第3期。

123.《论<文心雕龙>与子学流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9期)

124.《论六朝文论中的“意”概念》,《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20年第3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20年第9期)

125.《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特质及创新性发展》,《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

126.《中国文学批评的奇正互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127.《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黄保真文集>读后》,《人文》,2020年第2期。

128.《“温柔敦厚”与秦汉审美文化再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129.《张融现象与宋齐文士活动》,《求是学刊》,2021年第1期。

130.《文学论辩与“兼解以俱通”》,《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21年第9期)

131.《“温柔敦厚”与华夏审美心理》,《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年第3期。

132.《论先唐诗文评的流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133.《在“负重”与“摛文”之间——论<文心雕龙>对东晋名臣温峤、庾亮的评论》,《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学报》,2021年第3期。

134.《论南朝乐学与审美批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135.《“天文”“人文”之辨与古代美育思想》,《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第2期。

136.《论“温柔敦厚”与“隐秀”的诗学融合——以<文心雕龙·隐秀>为中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11期)

137.《君子豹变——汉魏六朝君子人格美的演变》,《孔学堂》,2021年第3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1年第6期)

138.《郑玄<毛诗笺>与“国史”情怀》,《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年第4期。

139.《玄言诗的衍化问题再研究》,《学术界》,2021年第12期。

140.《论清代诗学对“意”范畴的重构》,《中国诗学研究》,2021年第2期。

141.《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1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2年第2期)

142.《唐诗与竹林七贤》,《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收入《슬롯머신 온라인 게임 플랫폼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

143.《<公孙龙子文献撮要>读罢》,《博览群书》,2022年第4期。

144.《曹植之“愁”与意象创变》,《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145.《论神圣言说与公共言说的嬗代——“言”“语”概念与古代文论》,《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第5期。

146.《“谁是诗中疏凿手”——古代文艺批评的角色探索》,《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0期。

147.《从<世说新语>看六朝美育风貌》,《艺术广角》,2022年第6期。

148.《意象折叠与庾信萧瑟诗风的生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149.《清谈与感兴》,《清华大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

150.《疏野与诗学》,《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4期。

所教课程

本科生:1、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2、中国文学理论史。3、魏晋南北朝文论选讲。4、中国美学史

研究生:1、中国古代文艺学。2、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3、中国现代美学研究。4、集部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美学与魏晋南北朝文学

获奖情况

《六朝清音》(主撰),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专著《汉末三国两晋文学批评编年》,荣获2014年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

获北京市政协“2015年优秀提案”表彰。

HTML MAP|XML MAP|TXT MAP HTML MAP|XML MAP|TXT MAP